在不完美的生活裡,找到完整的自己
心得分享
《博客來連結》
目錄
1.作者介紹
2.書籍概要
3.心得
4.佳句
作者:艾爾文
- 作者、知識型內容創作者。
- 畢業於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。
- 29歲離職後展開了夢想與血淚交織的新生活。
- 其他作品:《你,很好:接受過去的你,喜歡現在的自己》、《別讓現在的壞事,趕走未來的好事》、《你的夢想就是最棒的存錢筒》、《下班後賺更多》、《從零開始穩穩賺》。
作者用了五個章節,描述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是如何面對各種迷茫、負面情緒以及內心最真實的自己,從而提出了一些課題及心得,幫助你度過難題。
老實講這本書其實也在我的書櫃中待了將近一年了吧,直接最近遇到一些生活壓力,真的是充滿了負面情緒才想起了這本書,隨著越讀越深,我漸漸的也很認同作者的想法,幾乎可以說是寫到我的心裡了,很後悔沒有早些讀,在第一章的艾語錄裡第一句話就是:「不是因為生活變好你才快樂,是因為你先快樂了,生活才變好。不是因為壞事消失了你才遇到好事,是你先關注周圍的好事了,壞事才慢慢消失。」自己在生活中確實常會因遇到不好的事,像是掉東西或、錯過了車、上班不順利、下雨沒傘等,進而影響一整天情緒,心裡早知道就該多注意點,進而也影響了自己的行為。但同時也會因為遇到好事,而重拾笑容,也許你今天搶到了平時搶不到的演唱會門票,又或許是你今天居然訂到了想去的餐廳,從而讓你忘了壞事帶來的煩惱。
那既然生活中注定會有很多的不好的事,何不練習將不好的事過濾掉,只專注在好事呢?
但我最喜歡的章節是第四章,關於聚散之間,定好界線,最重要的是自己,「做人要有彈性,更要有底線,你必須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,接下來才可以為別人的人生負責。」,我覺得這句話完全適用於職場及戀愛。
在職場上,善良沒有不好,但有時一昧的忍讓,只會讓對方覺得你好像很好欺負,在工作這部分,雖然自己有能力但不一定就要幫忙,畢竟花的也是自己的時間,又不是出於義務,只是剛好有時間可以幫忙而已,但有些人久了後就會覺得你怎麼不幫忙呀,直接把這份熱心視為理所當然,就開始會抱怨。
而在戀愛中也是,自己也不能當個不值得被珍惜的人,有時過於配合他人時,對方會開始覺得理所當然習慣你的付出,在看這段話時,其實有想到最近朋友的遭遇,他的女友總是要他改變,覺得男生好像太黏,一點都不成熟獨立,但站多年好友的角度去談,其實他本來就是個很貼心的人,也很會照顧他人,讓我覺得他其實在這段戀情裡好卑微,他的優點完全沒被放大珍惜,讓我感覺惋惜,也希望他能順利走過這道難關。
這本書確實給了我不少啟發,不管是在面對負面情緒、人生的處世哲學、生活的不順遂等,但好好把握當下其實才是最重要的,「無論你此刻在哪個人生階段,年齡都只是體會時間的方法,心靈才是體會生活的地方。」那些還不屬於自己的人事物,可能只是需要你繼續成長,又或者是時機還沒到,自己也還未準備好接受,所以過多的擔心也只會讓自己喘不過氣而已,專注於自身已擁有的,照著自己的步調前進,每個人綻放自己的方式、速度都不相同,好好經營當下最重要,有一天你也會擁有的,此時的你或許也已成長許多,持續讓自己的未來變得更好才是重要的。
「人生之所以值得期待,在於它注定不會完美,卻又充滿各種可能。可以因為現在的努力,愈來愈接近自己喜歡的樣子。」真心覺得這段話很美,沒有人可以猜到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,充滿了各種的未知性、可能性,但可以知道的是你現在做的努力,能讓你離自己想要的生活愈接近。
最後也期待各位能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綻放。
1.不是因為生活變好你才快樂,是因為你先快樂了,生活才變好。不是因為壞事消失了你才遇到好事,是你先關注周圍的好事了,壞事才慢慢消失。
2.多數時候,人對壞事的擔憂皆來自想像,人身的安全感雖然決定於環境,但心理的安全感終究決定於自己。
3.偶爾的宣洩不是在跟這個世界低頭,而是留空間給自己喘息,把討厭的事情清出去,把喜歡的自己放進來。
4.無論你此刻在哪個人生階段,年齡都只是體會時間的方法,心靈才是體會生活的地方。
5.生活就是這樣,過於擔心結果就會變成折磨,好好用心經營每個當下,反而能期待更好的未來。
6.無論如何,都不要小看你現在做的事,不管在別人眼裡是簡單還是複雜,只要用心學,都有可能在未來幫自己一把。
7.做人要有彈性,更要有底線,你必須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,接下來才可以為別人的人生負責。
8.努力,不只是為了實現更好的自己,也是要讓自己有能力守護那些平凡卻珍貴的事。
9.做個懂得珍惜的人,珍惜自己也珍惜對自己好的人,而不是在失去的時候,才知道該珍惜什麼,更別在得到的時候,卻忘了要珍惜什麼。
10.偶爾,我們會因為想迎合別人的期待,而強迫自己去過不開心的生活。然而不情願的事做多了,都會變成過重的負擔。多為自己想,好好對待自己,猜不透的事情,就別猜了,不要一心想滿足別人的期待,卻一在用等待,犧牲掉自己的人生。
11.所謂的默契,其實也是經歷了無數次的溝通與理解磨合出來。
12.生活從來就不容易,但不代表就只能放棄。面對辛苦的日子,我們可以抱怨生活,也可以適應生活,更應該相信自己可以創造生活。然後在機會來之前多多準備。
13.人都會犯錯,無論做錯事還是看錯人,但不用把犯錯看成多不好的事,因為它背後給人的機會是學習。